联系电话 400-3769284
  • 栏目幻灯二
  • 栏目幻灯一
  • 最新公告:
    诚信为本,半岛综合体育官网登录入口,诚信永远不变...
    热门分类: 第一系列 | 第二系列 | ......>>更多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半岛综合体育官网登录入口【直播】5月30日 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家峰会添加时间:2023-05-24

      2023 年 5 月 30 日是我国第 7 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进一步加强青年化学家创新交流,中国化学会与英国皇家化学会联合组织召开「」。峰会于 5 月 30 日 14:00 在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和媒体合作伙伴多渠道在线直播。

      本次峰会邀请国际青年化学家(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石墨烯中心Cinzia Casiraghi、德国乌尔姆大学Max von Delius)和 4 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昶乐、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郑健、湖南大学袁荃、厦门大学侯旭)相聚线上,围绕科研工作,分享前沿学术成果,交流最新学术思想。

      除邀请双方学会领导致欢迎辞外,还特别邀请 4 位获奖者互动交流,分享个人成长故事和科研感悟(互动交流为中文)。

      主要从事多功能磁性材料的化学可控合成及其在纳米生物医学应用探索研究。发展了单分散磁性纳米材料的通用制备方法,创制了系列诊疗功能的分子探针;提出普适竞争生长模型,实现系列二维磁性纳米结构可控合成等。

      主要从事不对称催化研究,首次提出“催化不对称去芳构化 (CADA)”,为手性合成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开发了系列手性亚磷酰胺及环戊二烯基等配体,已有 10 余个实现了商品化;发展了系列不对称去芳构化、不对称碳氢键直接官能团化等新反应,并完成多个天然产物等功能分子高效合成。

      个人介绍:陈昶乐教授于 2005 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学位,2010 年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在美国西北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之后,于 2011 年起在美国塞拉尼斯公司担任研究员,2013 年初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陈昶乐教授已在 Nat. Synth., JACS 等国际期刊上作为通讯作者发表论文 100 余篇,申请专利 100 余项,授权 64 项。陈昶乐教授于 2015 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于 2016 年获得日本高分子学会“International Leading Young Scientist Award”,以及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于 2020 年获得 IUPAC Young Polymer Scientist Award;于 2020 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个人介绍:侯旭教授 2002 年本科就读于四川大学“创新人才班”,学习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06 年他被保送到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攻读物理化学博士学位;后赴美在哈佛大学开展博士后的研究工作,2014 年,他获得了哈佛大学博士后事业发展奖,同年 7 月,他入选美国化学会 SciFinder 化学领域未来领袖;2015 年,他获得哈佛-麻省理工医疗科技学院的讲师职位;2016 年,他回国入职厦门大学。目前,侯旭是化学化工学院和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双聘教授。2018 年成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项目负责人;2020 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支持;2022 年,担任厦门大学电化学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和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侯旭教授致力于液基新材料探究,孕育“液体门控机制”,发明液体门控技术,并逐步将液体门控技术的概念与理论发展具体成形,已出版 2 本专著,并以第一或独立通讯作者发表在 Nature, Science, NSR 等高水平期刊上 90 余篇,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 29 项。2020 年,世界权威化学组织“IUPAC”将“液体门控技术”评为年度全球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2023 年,液体门控技术被写入了南开大学《物理化学》第七版教科书。侯旭曾受邀作为央视 CCTV-10 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栏目科学公开课的主讲人。目前,他担任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副主编等。

      个人介绍:袁荃教授 2004 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2009 年在北京大学获得无机化学博士学位,2009-2011 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 年 12 月进入武汉大学化学学院工作,2017 年 9 月加入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个人介绍:郑健研究员 2004 年本科、2007 年硕士毕业于青岛科技大学,半岛综合体育官网登录入口2011 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2011-2015 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 年至今于中国科学院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

      主要从事二维碳材料的制备研究,首次创制了一种新型单晶碳材料—单层聚合 C₆₀,是一种全新的簇聚二维超结构,由 C₆₀ 簇笼在平面上通过 C–C 键相互共价键合形成规则的拓扑结构。理论计算表明这种单晶碳材料是一种典型的半导体,是带隙最接近单晶硅的碳材料,在高迁移率晶体管、高温超导、热电、催化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这是一种新的碳同素异形体,为碳材料家族又添一新成员。这种利用零维团簇代替碳原子构筑二维拓扑结构的方法,为新型碳材料的探索提供了新的策略。

      个人介绍:Cinzia Casiraghi 教授自 2016 年起担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化学系纳米科学首席教授她在米兰理工大学获得核工程学士和硕士学位,并获得剑桥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5 年获奥本海默早期职业研究奖学金,随后获得了洪堡研究奖学金和著名的洪堡基金会的 Sofja Kovalevskaja 奖(150 万欧元)。

      她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聚焦于生物相容性二维油墨的开发及其在印刷电子和生物医学应用中的应用。她是拉曼光谱领域的领先专家,使用该技术进行各种碳基纳米材料的表征。她因拉曼光谱方面的工作先后获得了英国皇家化雪利华休姆 (Leverhulme) 工程奖章(2016 年)、半岛综合体育官网登录入口英国皇家化学会 Marlow 奖(2014 年)以及 ERC Consolidator 资助(2015 年)。

      个人介绍:Max von Delius 生于德国纽伦堡并在当地完成中小学教育,后于德国埃朗根-纽伦堡大学 (FAU) 和位于法国特拉斯堡的路易斯巴斯德大学学习化学。2007 年前往英国苏格兰的爱丁堡大学 David A. Leigh 教授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他的博士研究课题专注于人造分子机器,特别是“行走分子”。2011 年至 2012 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Vy M. Dong 教授课题组担任 Leopoldina 博士后研究员。半岛综合体育官网登录入口2013 年至 2015 年在德国埃朗根-纽伦堡大学担任初级课题组长,致力于通过有机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对复杂化学系统的行为开展研究(系统化学),还开展功能材料(例如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合成研究。2016 年开始担任德国乌尔姆大学副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2019 年晋升为正教授 (full professor)。

      加入交流群,及时获取最新直播链接,避免错过精彩直播。还可分享科研学术动态,与行业同道沟通交流、文献互助、难题解答等。